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和工作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投资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术语
GB/T 45001—202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50326—2017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建办质(2018)31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有关问题的通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 risk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 1:影响是指对预期的偏离——正面的或负面的。 [GB/T 45001-2020,术语和定义 3.20]
注 2:通常用潜在事件、后果或者两者的组合来区分风险。
注 3:通常用事件后果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组合来表示风险。
注 4: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的信息缺失或了解片面的状态。
注 5:本文件的目标是指健康与安全、环境等。 [GB/T 23694-2013,与风险有关的术语 2.1]
3.2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应对和监控的活动。 [GB/T 50326—2017,术语 2.0.27]
注 6:在风险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GB/T 23694—2013,与风险管理有关的术语 3.1]
注 7:上述活动即按安全系统工程的理念,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识别、评价、量 化、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以实现最经济、最大安全 保障的过程。
3.3
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在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中,对某种可预见的风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 度三个指标的综合描述。
3.4
风险预警 risk warning
根据电力工程的特点,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监控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并评价各种风险状态及 等级,向决策层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预控措施。
3.5
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针对施工现场作业已识别出的风险因素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和实施消除、降低、控制风险的有效 措施。
3.6
风险控制关键因素 key factors of risk control
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风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 场所、空间、岗位、设备、装置及其状态。
3.7
风险作业 risk work item
由固定的人员、使用固定的工机具和材料和施工方法、在一处固定的作业地点完成的,作业过程相对 独立,能形成完整成果的一个工序或几个工序的组合。
3.8
风险复测 risk retest
施工作业前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再次评估、判别,依据风险控制关键因素变化情况来完善、补充风险控 制措施。
3.9
风险基本等级表 basic grade table of risk
根据输变电工程特点,梳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将风险按专业、工序归纳汇总的数据表。
3.10
施工作业票 construction work ticket
电网工程建设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作业控制文件,是执行保证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的依据,通 过信息系统编制、流转、存档。
3.11
LEC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LEC safety risk assessment method
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3.12
重大风险 major risk
指三级及以上风险,含三级风险(显著风险)、二级风险(高度风险)、一级风险(极高风险)。
3.13
作业班组 working team
施工现场从事具体作业的基本组织单元,包括班组负责人、班组安全员、班组技术,相应技能人员及 其他作业人员等。
3.14
驻队监理 supervisor for working team
指与作业班组相对固定,专门负责作业班组全过程监理的监理人员。
4 基本要求
4.1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过程管理。
4.2 按照初步识别、复测评估、先降后控、分级管控的原则,对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管理。
4.3 施工单位是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建设、监理单位履行安全风险管理监管 责任,工程建设应全面执行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保证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5 施工安全风险等级
5.1 对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采用半定量 LEC 安全风险评价法,根据评价后风险值的大小及所对 应的风险危害程度,将风险从大到小分为五级,一到五级分别对应:极高风险、高度风险、显著风险、一 般风险、稍有风险。
5.2 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三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即为 LEC 法。这三方面分别是:L 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为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风险值 D=L×E×C,D 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 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 允许范围内。
5.3 LEC 风险评价法是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和管理特点对危险等级的划分(见附录 A),有一定局限性, 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判别修正。
5.4 施工现场出现风险基本等级表中未收集的风险作业,施工项目部应按照 LEC 风险评价法进行评价, 并经监理项目部审核确定风险等级,向业主项目部报备。
5.5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办质(2018)31 号),原则上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内的作业设定为三级风险,将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作业设定为二级风险。
5.6 为了便于现场识别风险,对于输变电工程建设常见的风险作业按一般作业环境和条件可按附录 H 选 择,供各工程实施中参考。实际使用时,应按附录 G 进行复测,重新评估风险等级,不可直接使用。
5.7 附录 H 中的风险作业,当采用先进有效的机械化或智能化技术施工时,风险等级可降低一级管控; 临近带电作业,当采取停电措施,作业风险等级可降低一级管控。
5.8 附录 H 中的风险作业,当作业方法和要求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险作业内容,并重新 评估风险等级。
6 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6.1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
6.1.1 设计单位在施工图阶段,编制三级及以上重大风险作业清单。在施工图交底前,由总监理工程师 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参建单位进行现场勘察核实;在施工图会审时,参建单位审查设计单位提供的三级及以 上重大风险清单。
6.1.2 工程开工前,施工项目部按附录 B 组织现场初勘。
6.1.3 施工项目部根据风险初勘结果、项目设计交底以及审查后的三级及以上重大风险清单,识别出与 本工程相关的所有风险作业并进行评估,并确定风险实施计划安排,按附录 C 形成风险识别、评估清册, 报监理项目部审核。
6.2 施工安全风险复测
6.2.1 施工项目部根据风险作业计划,提前开展施工安全风险复测。
6.2.2 作业风险复测前,按照附录 F 检查落实安全施工作业必备条件是否满足要求,不满足要求的整改 后方可开展后续工作。
6.2.3 施工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度,对即将开始的作业风险按照附录 G 提前开展复测。重点关注地形、地 貌、土质、气候、交通、周边环境、临边、临近带电体或跨越等情况,初步确定现场施工布置形式、可采 用的施工方法,将复测结果和采取的安全措施填入施工作业票,作为作业票执行过程中的补充措施。
6.2.4 复测时必须对风险控制关键因素进行判断,以确定复测后的风险等级。
6.2.5 现场实际风险作业过程中,发现必备条件和风险控制关键因素发生明显变化时,驻队监理应立即 要求停止作业,并将变化情况报监理项目部判别后,建设单位确定风险升级,按照新的风险级别进行管控。
6.3 风险作业计划
6.3.1 作业开展前一周,施工项目部根据风险复测结果将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计划报监理、业主项目部 及本单位;业主项目部收到风险作业计划后报上级主管单位。
6.3.2 建设单位收到风险信息,与现场实际情况复核后报上级基建管理部门。二级风险作业由建设单位 发布预警,风险作业完成后,解除预警。
6.3.3 各参建单位收到三级及以上风险信息后,按照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制定计划并落实。
6.4 风险作业过程管控
6.4.1 禁止未开具施工作业票开展风险作业。
6.4.2 风险作业前一天,作业班组负责人按附录 D 开具风险作业对应的施工作业票,并履行审核签发程 序,同步将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许可情况备案。
6.4.3 当在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动火作业,应按附录 E 办理输变电工程动火作业票,与 施工作业票配套使用。
6.4.4 风险作业开始实施前,作业班组负责人必须召开站班会,宣读作业票进行交底。
6.4.5 风险作业开始后、每日作业前,作业班组负责人应按照附表 D 对当日风险进行复核、检查作业必 备条件及当日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召开站班会对风险作业进行三交三查后方可开展作业。
6.4.6 站班会应全程录音并存档,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全员签名。
6.4.7 风险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风险控制措施,遵守现场安全作业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 服从管理,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安全。在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作业 人员有权指出、上报,并拒绝作业。
6.4.8 风险作业过程中,作业班组安全员及安全监护人员必须专职从事安全管理或监护工作,不得从事 其他作业。
6.4.9 风险作业过程中,作业班组负责人在作业时全程进行风险控制。同时应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 向施工项目部提出变更风险级别的建议。
6.4.10 风险作业过程中,如遇突发风险等特殊情况,任何人均应立即停止作业。
6.4.11 风险作业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按要求履行风险管控职责。
6.4.12 三级及以上风险应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由各级风险值班管控人员进行监督。各单位同时采用“四 不两直”形式进行检查监督。
6.4.13 每日作业结束后,作业班组负责人向施工项目部报告安全管理情况。
6.4.14 风险作业完成后,作业班组负责人终结施工作业票并上报施工项目部,同时更新风险作业计划。
7 施工作业票管理
7.1 施工作业票管理应符合公司标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Q/GDW11957-2020 的 规定。
7.2 四、五级风险作业按附录 D 填写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 A 票,由班组安全员、技术员审核后,项目总 工签发;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按附录 D 填写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 B 票,由项目部安全员、技术员审核,项 目经理签发后报监理审核后实施。涉及二级风险作业的 B 票还需报业主项目部审核后实施。填写施工作业 票,应明确施工作业人员分工。
7.3 一个班组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张施工作业票,一张施工作业票可包涵最多一项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 和多项四级、五级风险作业,按其中最高的风险等级确定作业票种类。作业票终结以最高等级的风险作业 为准,未完成的其他风险作业延续到后续作业票。
7.4 同一张施工作业票中存在多个作业面时,应明确各作业面的安全监护人。
7.5 同一张作业票对应多个风险时,应经综合选用相应的预控措施。
7.6 对于施工单位委托的专业分包作业,可由专业分包商自行开具作业票。专业分包商需将施工作业票 签发人、班组负责人、安全监护人报施工项目部备案,经施工项目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开票。
7.7 对于建设单位直接委托的变电站消防工程作业、钢结构彩板安装施工作业、装配式围墙施工、图像 监控等,涉及到专业承包商独立完成的作业内容,由专业承包商将施工作业票签发人、班组负责人、安全 监护人报监理项目部备案,监理项目部负责督促专业承包商开具作业票。
7.8 不同施工单位之间存在交叉作业时,应知晓彼此的作业内容及风险,并在相关作业票中的“补充控 制措施”栏,明确应采取的措施。
7.9 施工作业票使用周期不得超过 30 天。
8 风险公示
风险作业场所应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规程》Q/GDW10250-2021 设置 三级及以上施工现场风险管控公示牌。
附件:
QGDW 12152—2021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规程.pdf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暂无
添加微信